長跑訓練後髖部前側疼痛?如何分辨股骨頸疲勞性骨折、髖夾擠症候群與跑者髖
長跑者或馬拉松訓練者在密集訓練後,偶爾會感受到 髖部前側疼痛,特別是在 單腳支撐或跳躍時最明顯,但在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樓梯或深蹲時影響較小。
如果你有類似的狀況,可能與以下三種髖部問題有關:
股骨頸疲勞性骨折(Femoral Neck Stress Fracture, FNSF)
髖夾擠症候群(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
跑者髖(髂腰肌發炎)(Iliopsoas Tendinitis)
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分辨這些問題,並提供適當的處理方式!
1. 股骨頸疲勞性骨折(FNSF)
🩹 可能的原因
過度訓練(長跑者、高里程跑者)
跑步量或強度突然增加
營養不足(鈣、維生素D 缺乏)
步態異常(如髖部穩定性不足)
⚠️ 典型症狀
✅ 深層的髖部前側疼痛,位置接近鼠蹊部 ✅ 單腳站立、跳躍時劇痛 ✅ 跑步時痛感最明顯,休息後略有改善 ✅ 病程後期可能靜態疼痛,甚至影響走路 ✅ 被動髖內旋時可能有緊繃感
🔎 簡單測試
👉 單腳跳測試:單腳輕跳數次,如果髖部疼痛加劇,可能是股骨頸疲勞性骨折。
👉 Patellar-Pubic Percussion Test:輕敲膝蓋,聽取聲音傳導,如果聲音變弱,可能有骨折。
🛑 如何應對?
🚨 停止跑步,避免負重6-8週(可能需要使用拐杖)
🚨 盡快就醫,安排 X 光 或 MRI 以確定骨折是否存在
🚨 補充足夠的鈣與維生素D,促進骨骼修復
🚨 復健後,逐步恢復訓練,避免過度衝擊運動
2. 髖夾擠症候群(FAI)
🩹 可能的原因
髖關節結構異常(骨頭形狀異常)
重複性的髖屈動作(如跑步、深蹲)
關節內摩擦導致軟骨或盂唇受損
⚠️ 典型症狀
✅ 髖前側深層疼痛,可能伴隨喀喀聲 ✅ 跑步、單腳支撐時疼痛明顯 ✅ 髖內旋時感覺特別緊繃或疼痛 ✅ 久坐後站起來時感覺髖部僵硬 ✅ 可能有「卡住」或「滑動感」
🔎 簡單測試
👉 FADIR測試:仰躺,將髖屈至90度,向內收+內旋,若引發疼痛,可能為FAI。
🛑 如何應對?
🚨 避免過度髖屈(如深蹲、長時間坐姿)
🚨 進行關節鬆動與臀肌強化訓練
🚨 必要時尋求物理治療,徒手治療可改善髖關節活動度
🚨 若嚴重影響生活,可能需影像學評估是否有盂唇損傷
3. 跑者髖(髂腰肌發炎)
🩹 可能的原因
髂腰肌過度使用(高步頻、高抬腿跑者)
跑步後髖屈肌群未適當放鬆
核心與臀部肌力不足,導致髖屈肌代償過度
⚠️ 典型症狀
✅ 跑步時髖前側疼痛,跑步後會僵硬 ✅ 單腳支撐時疼痛,但不影響日常動作(上下樓梯OK) ✅ 壓痛點位於髖部前側靠近鼠蹊部 ✅ 髖內旋時可能感到緊繃,但不是主要疼痛點
🔎 簡單測試
👉 髖屈抗阻測試:坐姿下抬起大腿,若有明顯疼痛,可能是髂腰肌發炎。
🛑 如何應對?
🚨 減少跑量,避免長時間高步頻或高抬腿跑法
🚨 進行泡沫滾筒放鬆髂腰肌
🚨 弓箭步伸展30秒 × 3組,每日2-3次
🚨 強化核心與臀部肌群,減少髖屈肌過度代償
總結:該怎麼分辨你的髖部疼痛?
症狀 | 股骨頸疲勞性骨折 | 髖夾擠症候群(FAI) | 跑者髖(髂腰肌發炎) |
---|---|---|---|
主要疼痛區域 | 髖前側深層 | 髖前側、鼠蹊部 | 髖部前側靠近鼠蹊部 |
跑步時疼痛 | 🛑 嚴重 | 🛑 明顯 | 🛑 輕中度 |
單腳支撐/跳躍痛 | 🛑 明顯加重 | 🛑 加重 | ⚠️ 可能有 |
上下樓梯/深蹲 | ✅ 較影響 | ✅ 可能受影響 | ✅ 影響較小 |
髖內旋時疼痛 | ⚠️ 可能有緊繃感 | 🛑 明顯疼痛 | ⚠️ 輕微緊繃 |
❗ 如果疼痛持續超過 2 週,影響跑步或日常生活,建議尋求物理治療或醫師評估!
透過了解這些髖部問題,希望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並在跑步訓練中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