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熊野古道攻略與實走心得|中邊路 2–3 天路線、交通、公車接駁、住宿與簽章

圖片
今年2025年6月中,完成了西班牙朝聖之路,在流浪一段時間回台灣後,剛好有個機會要陪家人去大阪玩,索性就自己延後了機票回程的時間,安排了一段一週的和歌山之旅&這篇文章的重點路線『熊野古道』『kumano kodo』我也會整理一下這趟徒步的攻略,和這次完走後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熊野古道路線怎麼選? 因為我這次已經走完了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如果要拿雙朝聖證書的話,最簡單的路線就是從發心門王子走到熊野本宮大社的7公里就可以拿到了!而且是緩下坡也比較輕鬆 那我這次走的是『中邊路』從滝尻王子到熊野本宮大社總長約38公里的路線,而中邊路也是最熱門的路線,如果想要結伴同行或是要在路上認識人的話,可以考慮這段路! 圖片來源:https://www.shinguu.jp/tc/kumanokodo2(新宮市觀光協會) 路線介紹 這次我把行程分成三天 Day1 滝尻王子到近露王子(距離16.5km爬升1000m) Day2 近露王子到發心門王子(距離20.5km爬升950m) Day3 發心門王子到熊野本宮大社(距離11km爬升270m) 這是我自己實際行走的距離和爬升,因為中間有去其他地方晃晃,所以里程會比較多 一般來說我的路線,有一點腿力的山友應該分成兩天就可以走完了! 但是...如果是沒有什麼在爬山的朋友,我就會建議分成三天去體驗,會比較開心一點!! 行前準備清單 其實行前的準備最主要是要看自身的路線,熊野古道和西班牙朝聖之路不一樣的事,熊野古道走在林道居多,而且是爬山的路線為主,距離雖短,但爬升很多!所以裝備盡可能以登山的裝備會比較好一些,像是我這次因為出發的比較隨性,我帶的裝備可能就不太適合 (以下是我這次NG的裝備清單) 35升登山包,nike跑鞋,運動短褲2件,一般運動吸濕排汗衣3件,襪子2雙,內褲3件,斗篷式雨衣(可以包覆整個背包),防水背包套,雨傘,鴨舌帽,薄的抗uv外套!還有一台筆電...(完全沒用到) 如果把35升的登山包換成20升左右,鞋子換成登山鞋,褲子換成一長一短(長褲可以防蚊蟲),鴨舌帽可以換一般登山用的遮陽帽,應該就差不多了!! 因為天數沒有很多,所以不用背太重!!如果...還有一些旅遊用的大行李,我會建議可以先寄放在起點田邊市區或是請當地旅館幫忙寄送到終點處的住宿都是可行的!! 交通指南 這一次是從日本關西機場出發,第一天的目標先去紀伊田邊站,最...

Camino朝聖之路 Day2 意外總是來得特別快!?

圖片
Camino 朝聖之路 Day 2 意外總是來得特別快!? 起點:Roncesvalles 終點:Zubiri(未達成) 距離:約21 公里 海拔爬升 / 下降:  +397 公尺 / -811 公尺 天氣:雨天、泥濘路段 短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com/shorts/GZzKpReSUAw?feature=share 今天的目的地是 Zubiri。早上起來,有點有趣,因為我們四人中只有我有訂早餐。吃完後,我還打包了一些剩下的麵包和水果分給 Darren 和 Leo。 不過說實話,早餐真的不好吃(笑),所以我們決定先走個五公里,到路上的咖啡店補給。 一開始就是 雨天開局 ,Leo 沒帶雨衣,我就把我的傘分給他,我自己穿輕便雨衣。那一刻突然覺得,能幫上別人是一件滿暖的事,這趟路的精神,好像就藏在這些微小的互動裡。 今天的路線幾乎都是下坡,但也是我目前走過 最難走的一段 。本來下坡就不是我的強項,這場雨更是讓地面變得溼滑、泥濘,讓我幾度崩潰。但也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踏穩,不逞強,不求漂亮,哪怕是用手撐、姿勢再醜都沒關係,前進就好。 好不容易抵達 Zubiri,卻迎來一場更大的意外: 整個城鎮的庇護所全滿了。 我們完全沒料到,明明是四月初的淡季,怎麼會爆滿?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復活節假期的關係,整個歐洲的人潮湧進來,朝聖者暴增,連 Zubiri 這樣的小鎮也住滿了。 我們四人裡,只有 Jung 有先訂住宿,剩下我、Darren 和 Leo。這時候,也是一場考驗:每個人個性不同,想法也不太一樣。 我 屬於「都好型」的人,常常什麼都說可以,不太會提出意見。 Darren 比較主動,會丟出很多提議,但整合起來反而容易卡住。 Leo 是學生,會西班牙文,很多溝通需要他協助,但他的預算也相對有限。 Jung 雖然早有安排,但最後竟然為了我們退掉原本的住宿,選擇一起找解法,真的很感動。 最後,我們花了快兩個小時討論,期間也有一些無奈和情緒。最終決定: 搭計程車到潘普洛納(Pamplona) ,入住 Airbnb,一晚 137 歐元,由三人平分(Leo 免除分攤)。 說真的,這個選擇對我來說不輕鬆。我對金錢使用其實很在意,屬於比較節省的類型,這筆費用是我刷的卡,也讓我心裡有點壓力。 但因為我的...

Camino朝聖之路 Day1 這不是一場比賽 感謝在前方停留的夥伴們

圖片
Camino 朝聖之路 Day 1 這不是一場比賽,感謝在前方停留的夥伴們。 起點:Saint-Jean-Pied-de-Port 終點:Roncesvalles 距離:24.2 公里 總爬升高度:+1,493 公尺 / -720 公尺 短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com/shorts/wbamqUo3VPQ?feature=share 早上六點起床,剛好庇護所附早餐,簡單的水果、麵包、火腿、咖啡和果汁。吃完後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儀式:主人把所有朝聖者聚在客廳,大家圍成一個圈圈,閉上眼睛禱告,祈求旅程平安。 老實說我也聽不太懂內容,但氣氛真的很神聖,最後我們互相擁抱、祝福,那是一個非常溫暖的開始。 天還沒亮,我七點左右到了小鎮上的登山用品店,這間店應有盡有,感覺就算空手來 SJPP 也不用擔心,裝備在這裡全補得齊。店員人很好,還教我怎麼用登山杖,因為我的在過海關時被沒收了,只好當場再買一支新的。 七點半,朝聖者辦公室一開門,我就趕緊去買護照、挑貝殼、量背包重量。加水後約8公斤,剛剛好! 工作人員非常親切,還很詳細地提醒我們翻越庇里牛斯山時需要注意的事。沒錯,今天的主線任務就是:「翻越庇里牛斯山」。 今天是第一天,也是大家口中的大魔王關卡。要爬升將近1500公尺,雖然我平常有運動習慣,但說真的,爬山這件事我已經很久沒做了,所以就照著自己的配速走,因為—— 這不是一場比賽,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很開心一開始有遇到一些夥伴一起前進。昨天認識的香港人 Darren、韓國人 Jung,還有路上遇到的年輕奧地利人 Leo,這是我第一個朝聖小家庭。 出發的時候,大家聊得很開心,感覺是剛開始的雀躍,但到了山路,速度就開始有落差。我走得最慢,這讓我一開始有點挫敗。 明明平常有運動,卻是最慢的那個。這種比較心態馬上就浮現出來。其實也不是只在這裡,在生活和工作裡,我也常常不自覺拿自己跟別人比——財富、成就、速度。 但 Camino 上會遇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比自己更強壯的人,比自己更自在的人。這讓我慢慢意識到,不需要勉強自己去追別人的節奏。 我有我自己的步調,我可以走我自己的路。 我其實本來就很習慣一個人行走,雖然有夥伴很好,但舒服還是最重要的。 再加上語言能力也有限,很多時候我聽得懂,但要開口加入對話還是有點困難,所以我就默默當個聽者,...

Camino 朝聖之路 Day 0 面對陌生環境,跨出舒適圈!?

圖片
2025.04.11 Camino 朝聖之路 Day 0  面對陌生環境,跨出舒適圈!? 短影音連結: https://youtube.com/shorts/SZtllMAMWok?feature=share 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第一次踏上歐洲這片土地,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也是我第一次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但是老實說我一開始是蠻恐懼的。  因為我面對到的是我不懂的語言,和不同的土地,剛下飛機的當下,我處在一個極度焦慮的狀態,例如過海關被問問題怎麼回答?我要走哪條路入境?周圍是不是有人會偷東西? 就帶著恐慌的心情過了海關..結果異常順利!?連問都沒問直接就蓋章進去了!? 接下來進入法國後,要開始執行今日的主線任務! (抵達SJPP) 也是我這趟法國之路的起點 步驟:搭rer轉地鐵到蒙帕納斯,在搭法國國鐵到巴約納,在搭Ter到SJPP 文字敘述就一行,但是過程卻是跌跌撞撞!但也就是這樣跌跌撞撞的過程,才能從中學習到如果處變不驚! 到了戴高樂機場後,要先到搭rer轉地鐵到蒙帕納斯,因為我是前就先買好了高鐵票,所以只要在時間內到達就好了,過程第一個問題就是...我不知道怎麼買票...就算是查了網路的攻略,還是沒辦法..就這樣自己亂搞一陣子不知道怎麼弄後,問了一下旁邊的工作人員..結果不到10秒就幫我搞定了...這也是給自己上的第一堂課 『不懂就問』 真的!! 接下是地鐵大魔王,因為很多人都會說巴黎地鐵要注意安全!所以全程我都是繃緊神經~包包手機抓緊緊,一臉就是我是觀光客的樣子,但也因為這樣,我到蒙帕納斯後,有種精神耗弱的感覺...不過這也是第一次解鎖法國地鐵,有種成就感!? (蒙帕納斯車站) 之後就是搭法國國鐵到巴約納,法國南部的城鎮!到達後要遇到了讓人焦慮的事情,我找不到到sjpp的班次...本來以為是不是快到時間才會出現,本來預計一個小後轉車,但事後才知道..火車取消了..只剩下2-3個小時後的那班...我又開始恐慌起來了,一直問那我原本的票怎麼辦呢?事後才知道ter的班車沒有座位,就像是區間車一樣,所以就算是不同的班次,目的地一樣票都可以用!! 『驚喜的意外』 我多了在巴約納觀光閒晃的時間,這個城鎮很漂亮,有一條很長的橋,裡頭有一間很大的教堂,甚至是那天好像有一個很有名的活動,跟火腿有關,因為大家帶著粉紅色的領巾或是帽子在遊行或是相聚開趴踢。 老實說這是...

離職後的GAP 來去走一趟西班牙的朝聖之路

圖片
(序) 我知道朝聖之路系列的介紹還蠻多的,我也是看了不少攻略和介紹,也謝謝這些前人&作者們,剛好在今年2025年的四月離職後,打算來一趟給自己的流浪之旅,去看看更寬更廣的世界!!也希望可以給和我有相同經歷的人一個參考~~總之踏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 我打算透過文字的方式簡單的描述這趟旅途中的點點滴滴,最重要是內心的聲音,另外還會把它當作是一個長影片的腳本,去放在我的YT頻道上面,可以搜尋『王健宇』,沒錯就是本名,因為我還沒想到什麼厲害的名稱,就先這樣吧!!然後把這個部落格空間當作是我的輸出平台,所以很多可能都是我的即興發揮,然後我會透過一天一天的介紹,除了里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面對到真實的想法!至於那些裝備或是事前準備,可能就不會多著墨在上面,畢竟有更多更厲害的攻略可以參考!!而且已蠻多台灣人去走的!老實說真的比去歐洲其他地方旅遊還要安全一些,好了!出發走起!! 這次選擇了西班牙的朝聖之路裡頭的法國之路,總長779公里,其實我之前就知道這條路線了,我也很久之前就跟很多朋友說過要走這條路,但也拖了2-3年吧,剛好今年給自己一個轉變,我只是想知道,如果我不當物理治療師,我可以幹嘛?我能為這個社會貢獻什麼?其實我還真的不知道,但老實說這項工作也做了12年了,雖然中間也經歷了不少場所,和不同領域的單位,但其實和『物理治療師』的title脫離不了關係。如今這次踏上了這條道路,我的身份變成了『朝聖者』,一個對我來說全新的身份,我不知道這個新的身份可以幫助我?或是改變我什麼?我不知道~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很陌生,就算是看了不少書,查了不少攻略,或是事前演練 例如背背包負重行走...等,這些都不比真實的跨出第一步還來得重要!! 接下來~我要開始記錄一下,我之後的行程,透過一天一天的紀錄,和大家分享這趟收穫!!就繼續下去吧~~

急性下背痛 物理治療手法

通常越快處理!越快好! 大多常見會發生的情境 起床刷牙洗臉彎腰時 洗碗彎腰的時候 彎腰搬重物的時候 久坐突然起身時 常見的姿勢 身體挺不直,只能彎腰 身體挺直,不能彎腰 身體歪一邊,回正就會不舒服 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走路,一走就會痛 有時候病患站著最舒服,坐著或是正躺都很痛 徒手物理治療流程 站姿下先評估是哪一節腰椎的問題,可以按壓一下SP去找哪個點最痛,是右邊還是左邊的問題(通常下背痛時都是瀰漫性整片的不舒服了),先找到最痛的位置也有利於後續正躺或是側躺擺位的姿勢 站姿動作測試(前彎後仰側彎旋轉)但通常看他的姿勢就知道哪個方向受限了,不用特別再去誘發動作了 治療方式 躺姿下先擺在比較舒服的姿勢,例如微側躺或是彎膝蓋(每個人的情況不一定) 先放鬆下背痛可能會痙攣的肌肉,髂腰肌、臀中肌..等 做muscle energy去誘發臀肌 核心,我會做痛側的hip flex&ext&abd的hold-relax通常會有一個方向會特別無力或是不舒服,在病人可接受的強度去做(通常不會太用力) 擺在痛側在上的側躺姿勢,過程中可能會很痛,可以幫忙扶著或是中間夾顆枕頭避免軀幹有多餘的旋轉動作 在側躺姿勢下,可以做神經鬆動術(點頭&勾腳)如果會痛或是更麻就暫停 側躺放鬆下,輕按壓側邊臀肌和腰方肌,也可以做側邊的腰椎牽引 接下來可以直接嘗試做腰椎的整脊或是鬆動術 如果病人趴姿會不舒服就避免,如果趴姿還可以的話可以嘗試做腰椎的PA鬆動術,我會直接壓健側的TP做一個grade2-3的鬆動術,痛側就是壓sp 側邊往斜上方去鬆動! 有些椎間盤突出比較小顆的個案,可以用McKenzie exercise去舒緩 治療完起身後再看看疼痛有沒有好個5成以上,另外再起身前可以做一些臀橋運動或是肌肉能量技術在多去誘發肌肉收縮 另外也可以用肌貼去穩定腰椎減少出力和減緩疼痛! 回去的衛教也很重要! 如果真的很痛到影響日常生活,急性期前三天可以適當去吃止痛藥或是護腰避免疼痛加劇! 避免做出會讓腰更痛的動作! 避免彎腰或是久坐的動作 如果一定要工作那就站著做或是綁護腰 放鬆和伸展臀肌,簡單的軀幹旋轉運動 症狀有改善一些可以做一些貓牛式or超人式的運動,誘發核心出力! 後續仍要提醒要多加鍛鍊核心肌群,深蹲硬舉類 以上就是我平常在治療急性下背痛或是閃到腰個案常會使用的方式,但這只是一個大概,每個個...

關於這三年半全自費徒手物理治療師的歷程

在2025年的三月底,我離職了,離開了待了三年半的物理治療所。 趁著這段離職後的休息時期,來記錄一下關於我自己這三年半的自費物理治療的心路歷程,可能會有點流水帳的方式紀錄,就是想到什麼打什麼這樣!! 之後有什麼要整理或是統整起來再說吧!! (以下內容純粹自己的心得,不一定是正確的建議,做任何決定都還是要靠自己) 首先我是一開始先在醫院工作了7年後才跳出來轉換路線,從醫院的舒適圈出來一開始就要下很大的決心!當初剛進來治療所時,根本就是0經驗,很多東西和之前在醫院接觸的完全不一樣,在一開始剛入職的三個月內,整個呈現瘋狂焦慮的狀態,最基本的骨科評估和徒手治療也都不是很在行,甚至連最基本的溝通和談吐也都非常糟糕...所以基本上來的個案都是來一個走一個...相信很多人剛出入一個全新的環境都會遇到這種狀況! 這時候我給自己一些課題去面對一開始的陌生環境 (0-3個月) 1.先去模仿!模仿那些同事們的做法還有和病人溝通的說法!要記得去模仿那些厲害的同事啊! 2.記錄一下小成功!一開始雖然回約率很差,但至少10個裡面會有1.2位病人會認同,這時候就要記錄一下為什麼這些病人會回約,是因為治療的評估或是方式是正確的嗎?還是我自己在治療中的溝通有進步呢?然後就是大量的複製!!先把這套會成功的模式用熟悉!!之後回約率也會慢慢升高!!而且來的病人類型也會越來越接近~~ 3.找出自己不擅長的缺點,這點也是很重要!自己的得失心就不會太高!人都想要追求完美,想要變成在物理治療界裡面的神手,想要讓每個病人都會康復!!這個出發點是好的,在有時候了解越多,就會覺得單純物理治療能幫助到的病人其實也是蠻有限的。當認清這點之後,遇到一些比較棘手或是治療一段時間效果不是那麼ok的病人,也會適當的轉介給擅長領域的治療師或是其他專業的幫忙,自己的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6個月到1年) 4.慢慢去學習累積手感和治療的敏銳度!!我自己覺得觸診的手感大概要持續去摸至少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以上才會慢慢有感覺,每個人的經驗可能不一樣!就評估方面,我一開始還是會先以動作測試優先,配合觸診去找看看症狀的位置或是有沒有周邊的代償影響,隨著觸診的能力越來越提升,評估的過程也會越來越快速,甚至有些時候聽到病人的主訴或是觀察到的動作模式,當下就知道要去觸診哪些位置,這時候病人就會對治療師產生足夠的信心,至少還沒開始治療前就會先認同自己!! ...